中文岛国精品亚洲一区|欧美坐爱视频|舞女悲歌|日韩精品第|亚洲欧美日韩丝袜另类

水稻補貼上調 利好政策又一波

生意社03月23日訊

  3月下旬國內春耕春播工作已經全面開展,南方地區早稻也迎來了育種播種的季節;從相關部門了解到,為調動廣大農戶的水稻種植積極性,政府辦公室近日印發了《關于進一步加大種糧補貼力度切實保障糧食生產穩定的意見》,從2018年起,將原來種植水稻每畝每造補貼150元的標準,調整為每畝每造補貼250元,切實幫助農民增產增收。《意見》提出,要落實鎮級配套補貼,各鎮街在落實各級種糧補貼政策措施的基礎上,將根據自身實際給予配套鎮級補貼,補貼轄區內種糧農民,以此加大對農民種糧的激勵力度,充分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。


  也就是在2018年年初,稻谷最低收購價再度下調,為近三年來下調幅度最大的一次。2018年2月9日,國家發改委稱,綜合考慮糧食生產成本、市場供求、國內外市場價格和產業發展等因素,經國務院批準,2018年生產的早秈稻(三等,下同)、中晚秈稻和粳稻最低收購價格分別為每50公斤120元、126元和130元,比2017年分別下調10元、10元和20元;下調稻谷最低收購價,提高水稻種植成本,用而江蘇省糧食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的話來解釋:“此次最低收購價下調幅度是比較大的,基本上降到了稻谷生產的成本線上。實際上,這次下調,回歸到了托市收購政策的出臺本意,保證農民種糧不虧本;因為早幾年的最低收購價,往往成為最高價,不符合這項政策的本意。”現今再加上種糧補貼提高的政策,也充分體現國家保護農戶基本利益的決心。


  當前我國糧食總體呈“五高兩低”(高產量、高庫存、高進口、高價格、高成本,低效益、低競爭力)態勢,在這種情形下,收儲制度和種植制度改革勢在必行,去庫存是下調最低收購價的目的之一,種植結構優化也是當前提高種植效益的必然改革,對于廣大農戶來說,一味追求產量已經難以適應新的市場了,種好糧賣好糧成為市場發展的必然趨勢。


  而接下來國家相應的惠農政策還會陸續出臺,屆時農戶最關心的應該是政策是否切實落實實施到位,是否從根本上維護好了農民利益,我們拭目以待。


  (文章來源:中華糧網)